一、主要工作情况
(一)强化组织领导,统筹推进工作落实。局主要领导高度重视法治政府建设,认真履行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分管领导具体负责,制定年度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要点和普法责任清单进一步规范行政执法,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统筹推进工信系统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有序开展。
(二)加强学习宣传,提高法治意识。依托局党组(扩大)会议、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体研讨、“三会一课”、网络平台等载体,多形式、分层次、全覆盖开展法律知识学习,引领干部职工自觉运用法治思维和方式推动工作。组织开展节能宣传周、安全生产月、宪法宣传周系列宣传活动,广泛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国家安全法》《安全生产法》《节约能源法》等,扩大普法受众面。结合“双百”、“助企纾困”调研服务等活动,入园进企“面对面”送政策、释法条,提高企业经营管理者法治意识。
(三)推进制度建设,保障依法办事。认真执行民主集中制原则,修订《南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党组议事规则》,进一步完善局党组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凡“三重一大”事项均提交局党组会议研究。严格执行主要领导末位发言制度,确保民主集中制落到实处,切实做到科学、民主、依法决策,依纪依法依规、公平公正公开办事。充分发挥局法律顾问的作用,帮助审核把关各类重要文件、合同30余份,有效确保我局各项行政行为合法合规。主动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政协民主监督、监察监督、社会监督,2022年,共接办市人大代表建议26件,政协委员提案24件,答复率100%,代表满意率100%。严格开展“双随机、一公开”工作,2022年度我局共5个抽查事项列入“双随机、一公开”清单,今年以来分别对民爆行业和重点用能单位进行双随机抽查,共随机抽取5家检查对象和4名执法检查人员,已全部完成了现场检查,并将检查结果及时上传至国家信用信息平台及互联网+监管平台。积极推进信访工作规范化建设,对来信来访做到“零暂存”。2022年书面回复信件、诉求件10件,及时回复率达100%、满意率100%。有效化解局代管破产关闭国有企业职工的信访问题,天元化纤限价房及橡胶厂征迁安置房办证两个信访项目,被市信访局列为为民办实事案例项目。
(四)注重队伍建设,提升行政效能。努力打造高素质专业化工信干部队伍,实行局机关科室工作绩效和干部职工德、能、勤、绩、廉全员量化考评,激励干部担当作为,争先创优。组织18人参考工信系统行政执法资格专业法律知识考试,全部通过。市电力执法办紧抓隐患整治、外破处置、能力提升、法规宣贯四条主线,市、县两级电力执法办敢于作为、敢于创新,扎实开展电力行政执法工作,取得了较为优异的成绩,在2022年度全省电力行政执法综合评比中获得第一名(与福州市并列)。
(五)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积极推进“五级十五同”工作,进一步精简行政审批流程,压缩时限,优化服务。我局所有审批事项实现无纸化全流程网办,5星事项占比100%,即办事项3项,占比75%。企业可通过“外网申报+快递送达”,利用福建省网上办事大厅,南平市网上办事大厅、掌上南平 APP等“网上办”、“掌上办”、“自助办” 平台在线上传申报材料,审批部门将审批结果通过网上推送或邮递送达申报人,实现“不见面审批”。市县级工业企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除能源行业外)节能审查”事项承诺时限压缩至1个工作日。按照“谁审批谁负责”的原则,节能审查工作在项目开工前完成即可,方便企业“一次办”。“节能审查意见验收备案”作为即办事项,在项目竣工验收后投入生产、使用前提交项目节能验收报告即可。持续打造“党企新时空·政企直通车”平台,构建公开、高效的政务服务平台。2022年,我局将“政企直通车”运行情况纳入“营商环境指数”考评,出台《南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关于印发<“政企直通车”工作情况考核细则>的通知》,有效提升企业诉求信件办理质量和满意度。全年共办理信件338件,其中市级平台办理信件62件,已办结数为62件,县级平台办理276件。所有“政企直通车”办件均通过“两单平台”得到各相关部门的及时回复,未发生逾期现象。依托“政企直通车”平台开发“免申即享”模块,实现认定(评定)类惠企政策资金“免申即享”直达企业,并将平台功能嵌入“掌上南平”手机APP,实现依托“项目资金“免申报、零跑腿、快兑现”。2022年共为15121家次企业拨付“免申即享”奖补资金共计2.6亿元。南平市惠企政策“免申即享”工作经验做法先后被省工信厅《下基层服务企业促进工业稳增长工作专刊》刊发,在全省工信系统宣传推广,被省委改革办微信公众号转发宣传,并被福建省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推进小组办公室作为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典型案例。
二、存在的不足
总体来看,2022年南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在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工作中取得一定成效,但仍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
(一)法治队伍人员配备有待增强。我局经历多次机构改革,机关行政人员及下属事业单位人员编制均有缩减,法治工作力量不足。工业和信息化工作点多、线长、面广,任务繁重,面对法治工作新情况、新要求,常常感到捉襟见肘、力不从心。
(二)法治工作专业化水平有待提高。在法治相关工作中,法律专业人才缺,专业知识掌握不系统、不全面,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能力不足、本领恐慌问题。
此外,一定程度上还存在法治宣传教育精准度不够、普法工作与工信业务融合不深等问题。
三、2023年工作思路
2023年,南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法治思想,落实“深学争优、敢为争先、实干争效”行动决策部署和“增绿提质、增强支撑、增进福祉、增创特色、增固底板”目标任务,对标《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紧扣工业和信息化中心工作,强化举措,主动作为,切实加强自身建设,规范行政权力运行机制,进一步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提高执法水平,持续优化法治营商环境,为全方位推动我市绿色工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的法治保障。
南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2023年3月30日